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,以微博、微信、论坛为传播载体的谣言此起彼伏、屡*不止,成为网络空间主要的“噪音”之一。特别是和民生相关的食品药品相关话题,更是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。知微传播分析平台和中山大学对1000多条社交媒体的谣言样本进行了分析,发现9成以上的谣言围绕着食品安全、人身安全、疾病和健康养生。根据互联网监测发现,80%的谣言持续了两年以上,有的甚至从2007年就在网络上传播。尽管有大量相关的辟谣内容,但是谣言仍然广为传播。
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当前食品安全谣言占各类网络谣言的45%,位居**。从大数据分析来看,谣言具有“6个面孔”,即假借权威、捏造数据、制造恐慌、嫁接图片、偷换概念、直击刚需,而这些又是谣言传播常常采用的手段。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感性多于理性,有误解和疑惑时,科学权威的信息发布又不及时、不到位,**场就会被相关谣言迅速填补。因此,面对泛滥的食品安全谣言,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权威信息发布,自媒体要多理性思考、少盲目转发,对那些别有用心散布“为家人请迅速扩散”的谣言制造者要依法惩处。
生活在信息时代,对信息优劣真伪的分辨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,尽管谣言在任何年代都存在,但是当谣言遇上了网络,搭上了微信朋友圈等新出现的网络工具,它的传播能力就被放大了,自然它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也放大了。人们不但要相信谣言止于智者,谣言止于法律,还要相信谣言止于责任,也就是止于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。
一方面,社会公众的网络素养亟待提高,转发之前多想想、多查查,看看文章来源于哪里,证据链条是否充分,是否有商业营销的目的,往往就能斩断谣言的传播链条。
另一方面,对健康谣言的干预应该未雨绸缪,权威机构和专家们应增加主动性,学会掌握新时期的传播媒介,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,在健康传播中不能失声。通过权威信息的介入和引导做好科普,提高公众健康素养,使谣言不攻自破。如此,才能净化我们的传播环境,让谣言失去生长的土壤,给公众带来正确的卫生和健康知识。